第四十章 夜宿朱仙镇-《穿越武大郎之救宋》
第(1/3)页
朱仙镇原名聚仙镇,后因战国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得名。惠民河正好穿镇而过,惠民河两岸就成了热闹的集镇。
朱仙镇的历史,源远而流长,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孕育了早期人类文明。春秋时镇东南筑有启封城,这时的朱仙镇已经形成了小型居民聚居点,也成了一个必经的驿站。在本朝,朱仙镇因惠民河的开通而繁盛,因紧邻蔡河而成开封附近的水陆要冲,由村落而驿站,进而成为集镇。在后世里,朱仙镇更是因为岳飞抗金所取得的“朱仙镇大捷”而扬名四海。
朱仙镇由于战国猛士朱亥的缘故,民风剽悍,民众自古以来都有习武健身的传统。
傍晚时分,两艘客船缓缓地驶进了朱仙镇。
只见,河面上舟楫相连,码头边也泊满了各色舟船,上上下下的行人客商络绎不绝,镇上两岸柳树成荫,行人熙熙攘攘,酒肆店铺林立,很是热闹,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幅盛世美景。
武植立在船头,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繁华盛景,渊渟岳立。金莲和小娥紧依着他,分立左右,左顾右盼。船上众人也纷纷走出船舱,目视着这个朱仙镇,指指点点。
“公子,需要在此停留过夜吗?”这时,船家马老二走了过来,笑着对武植问道。这是一个四十岁开外的中年汉子,身材魁梧,看着颇为孔武有力,由于常年行船风吹日晒的缘故,面色黝黑。此时,他正满脸期待地看着武植。他平日里行船,由于晚上走不了夜路,每到晚上,如果路过朱仙镇,他和船工们一般都要在朱仙镇泊船过夜,一是比较安全,二是便于补给。
上船后,他发现两艘船上的众人都是以眼前这个年轻公子马首是瞻,他就明白,这个年轻公子才是这帮人的主心骨。所以,他才有此一问。这两艘船是他和他兄弟马老三的,马老三十多岁,长得腼腆一些。
“那好吧!”武植看了看天色,估计马上就要天黑了,到时也行不了船,在镇上歇息应该更为安全些。临行前,他到钱庄去兑出了五千两碎银,碎银就放在他住的舱房里。这些银两,将是他在尉氏县重新开张的资金。
停船靠岸,武植决定上岸去走走,顺便吃个饭。可武修、凤娘和风氏不放心船上的财物,不肯下船,张贵夫妇也不想下船,武植只好吩咐大虎、二虎也留在船上待命,到时他和金莲、小娥、柳月四人再打包饭菜给他们吃。另一艘船上是四个酒匠以及他们的家人在一起,武植给了每家两贯钱,让他们自己去找吃的,但他要求一定要留几个人守在船上,帮忙看守那些坛坛罐罐等物品。武植出手大方,他们很是高兴和感动。
交代完毕,武植就带着金莲、小娥和柳月,四人一起上了岸,沿着河岸街道浏览了一下朱仙镇的风光,然后找了个名叫“如意坊”的酒肆,进去吃饭。
武植一行人,俊男靓女,男的俊秀轩昂,女的貌美如花,从踏上河岸,就吸引住了众多路人的目光,纷纷侧目,更是引起了某些有心人的特别关注。
此时,在正对着河岸大街的一间陈记酒肆内,正对大门口的桌子,围坐着五个汉子,其中三个汉子长相凶悍,正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,还有一个长相勇猛的汉子在下首陪着,小心翼翼地侍候这四个人。为首的汉子长得斯文柔和一些,但也健壮有力,正在细嚼慢咽,浅尝辄止,好似在想着心事。
“二哥,你说,他们会在此停留吗?是不是情报有误?”一个脸上留着一道斜长刀疤的汉子站起身来,一边撕咬着一根鸡腿,一边大声嚷嚷道。
“四哥,小声点,隔墙有耳!”另一个长得尖嘴猴腮的汉子连忙捅了捅刀疤汉子的腰间,小声提醒道。
“是啊,小心为妙!”旁边的高个子国字脸汉子也低声提醒道。下首的汉子则讪笑着,不敢出声。
第(1/3)页